>百科大全> 列表
陈鹤琴什么时候提出活教育的思想
时间:2025-05-13 00:48:33
答案

陈鹤琴是在1940年提出活教育的思想,对书本主义的死教育展开猛烈批判,从而揭开了“活教育”运动的序幕。

它一反传统主义“死教育”,从目的论、课程论,到方法论、训育论,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建构。

陈鹤琴三大原则是什么
答案

陈鹤琴的三大原则是:

1.一切为了儿童的原则。这是教育目的论,一切教育政策、教育设施都要从儿童出发,发展儿童人格,丰富儿童生活,调正儿童情趣,训练儿童集体生活习惯,锻炼儿童生存能力,培养儿童互助品质,激发儿童爱国情感

2.热爱热爱人民的军队的原则。这是教育思想的原则,学校必须贯彻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3.以实际生活为教材。这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原则,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询问专业教育工作者。

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区别
答案

(一)相同之处

  1. 都主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教育。

2. 都主张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3. 都反对传统教育中的“读死书,死读书”的观点。

(二)不同之处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陈鹤琴的“活教育”

  2.在对书本教育的态度上

陶行知认为传统书本教育,容易造成死读书的情况,当然书是有地位的,他认为书不过是工具,“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

陈鹤琴则认为传统的书本教育把书当做唯一的学习材料,从而隔离了学校和社会

推荐
© 2025 嘉成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