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眼鸟迁徙时间是秋天,十月份左右。迁徙路线是从北方到南方绣眼鸟种类繁多,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绣眼鸟,是暗绿绣眼鸟。属于高度群居鸟类,性格活泼好动,在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迁徙季节和冬季,它们有时集群多达五六十只。它们还会和其它小型鸟类组成混合群体,形成在林间快速移动的“鸟浪”。
绣眼通常在4-7月繁殖,比较早的会从3月营巢,通常它会将巢建在阔叶林或针叶林上,外形呈吊篮状或杯状,材料多用草茎、草叶、苔藓、树皮等等,借助环境能很好的荫蔽起来。
筑好巢后即可产卵,通常一年可以繁殖两次,每次产3-4枚,卵的外表为蓝绿色或白色。
对比其头部会发现,雄鸟的额头会比较宽,头顶的羽毛比较薄,白色眼圈宽而隆起;而雌性绣眼鸟与雄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在区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绣眼鸟雌雄羽色虽然相近,但雄鸟的黄斑色泽较深,形状也较长;雌鸟的偏淡黄而且不够艳。观察的仔细,会发现雄鸟腹部至尾根有一根很细的纵向黄羽线,而雌鸟则没有。
雄性的绣眼鸟羽毛会紧贴身躯,有修长的感觉,而雌鸟的体型则显得比较浑圆。此外,
还可以对比其叫声。雄鸟的叫声铿锵有力,而且延绵不断。例如,雄鸟的叫声中会带有尾音,听起来就像“唧切—唧切”;而雌鸟的叫声多为“唧,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