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斯克:1年发射100艘火箭,10年后移民火星
对于此次星舰试飞,马斯克寄予厚望,他将此次发射视为外星移民、太空矿业的起点。甚至公开宣称:如果试飞成功,将立刻开启规模化生产,每年发射100艘星舰,计划10年内打造1000艘星舰组成太空舰队,在10年后实现人类火星移民的梦想。
为了这一梦想,马斯克也烧金无数。据统计,马斯克对SpaceX的投资已达到上百亿美金。此次发射的星舰,更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尺寸最大、运载能力最强、首个可完全重复使用的火箭,首次发射成本高达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
马斯克将星舰定位成一款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输系统,将人类或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以及周边星球。同时,星舰的有效载荷高达300吨,不仅能重复使用,运载空间也更大,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箭的发射成本。这或许也是马斯克敢扬言打造1000艘星舰的底气。
对此豪言,不少网友也调侃道,“如果马斯克早生几年,就轮到我们的太空舰队反攻三体了。”
马斯克的星舰计划是为了实现人类在火星上的长期定居,根据官方介绍,星舰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约12.5公里每秒,这相当于每小时约45000公里。这一速度可以将星舰带到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只需4-6个月左右的时间。尽管这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仍远远落后于光的速度,因此星舰不太可能实现超越光速的航行。
据官方公布,马斯克星舰最多可承载100人。
原因是,马斯克星舰设计初衷是进行载人太空旅行,因此需要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度,同时也需要寻求最高效的载人方案。
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斯克星舰最多可承载100人,其中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
这个数字经过了多次的设计和测试,是根据航天设备的安全性、重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来的。
马斯克星舰是SpaceX公司未来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进行载人太空旅行外,还将参与到诸如登陆火星等重大任务中。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马斯克星舰的载人能力未来也会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