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饼,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的传统小吃,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最初,薄饼是由面粉、水和盐搅拌成浆,然后在热锅上烙制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薄饼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口感和风味也日益丰富。薄饼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特色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薄饼的由来有多个版本,一种说法称,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打仗,为了不浪费粮食,他创造了薄饼,用来包裹各种食物,不仅解决了浪费问题,还让士兵更好地补充能量。另一种说法称,薄饼是由唐代一位名叫李食的厨师发明的,他用薄饼包裹各种食材,做出了一种叫做“李食煎饼”的美食,后来流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
不论薄饼的由来如何,它都是一道非常美味可口的中式点心。薄饼是用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后,在热锅中烙制而成的。薄饼的特点是薄、软、香,既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用来包裹各种食材,如鸡蛋、蔬菜、肉类等,制作出各种口味的煎饼。薄饼不仅可以作为早餐或午餐的主食,还可以作为夜宵或小吃。
总的来说,薄饼的由来虽然有多种说法,但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却是公认的。
起源于厦门市同安区,为同安五宝(碗仔糕,炸枣,封肉,薄饼,马蹄酥)之一,是广东潮州、梅州、汕尾、福建福州、闽南地区传统的特色名点。
薄饼在汕尾过去是清明节的节日食品,每逢清明节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后, 人们都会用薄饼作为午餐,物质生活多样化,人们受香港祭祖风俗影响,备有“烧金猪”、“烧鸭”、“烧鹅”、“蛋糕”之类的祭品。
历史由来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因忠诚爱国,不断立功,于是官职升至七省经略、八省总制,每天批阅文书,几乎废寝忘食。李小姐耽心丈夫饿坏身体,便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煎制面粉薄皮(即现的薄饼皮),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后来,此事传为佳话,并成为闽南的一种民俗,不少地方的群众每逢过年过节(立春、清明、三月三、有的地方是夏至),都要吃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