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结构主要包括:头、躯干、尾三部分,头颈界限模糊,躯干长筒状,尾部至泄殖肛孔。全身覆盖鳞片,无四肢。头部形态依毒蛇与无毒蛇而异,内部结构有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肺)、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等。
蛇的交配大都在出蛰后到5、6月之间进行,例如眼镜蛇、蝮蛇在5月交配,黑眉锦蛇、铜腹水蛇、草原响尾蛇在5、6月交配。
产卵绝大多数在6~8月,例如红脖游蛇、细白环蛇、金环蛇在5月产卵,滑鼠蛇、玉斑锦蛇、银环蛇在6月产卵,紫灰锦蛇、黑眉锦蛇、双斑锦蛇、三索锦蛇、王锦蛇、灰鼠蛇、花脊游蛇在7月产卵,
横斑游蛇、虎斑游蛇、山溪后棱蛇、黑头剑蛇、眼镜蛇、五步蛇、环纹游蛇、福建颈斑蛇等在6~8月产卵。卵胎生的蛇产仔多在7~9月,亦有晚到10月的。蛇在春季交配,夏季产卵或产仔,这对于蛇类的生存是有利的,
因为这样,幼蛇才有较长的时间摄食和生长,使体内积存充足的能量,以度过第一个寒冬。显然,这是蛇类在繁殖上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蛇也有在其他季节交配的,例如银环蛇的交配期在8~10月,五步蛇在9~11月,但它们要到第二年夏天才产卵。
蛇的听觉并不灵敏。虽然蛇有听觉器官,但它的耳朵结构很简单,只有内耳,没有外耳和鼓膜结构。因此,蛇的听觉比较差,尤其是经常穴居生活的响尾蛇和盲蛇。
蛇的听觉器官结构比较特殊,没有耳孔、鼓室、鼓膜及耳咽管,只有一条细长的听骨——耳柱骨,着生在头后两侧的组织内,内端与内耳的卵圆窗相接,外端与方骨中央部相连。蛇的听觉较差,特别是经常穴居生活的盲蛇和响尾蛇,听觉更差,但蛇对地面震动较敏感,因此有人用蛇预报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