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考试的过关分数并不是固定的,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位的考试难度不同,所以通过分数也会有所差异。
但一般来说,文职考试的总分为100分,过关分数在60分以上,因此考生最好争取得到70分以上的好成绩,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机会通过考试。要提高成绩,考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选是认真准备、审题细心,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增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以免影响发挥。总之,只有通过认真复习和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甚至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文职人员。
管理岗应该会更轻松一些。
如果所在事业单位规格比较低,选择管理岗晋升空间有限。选择技术岗位,可以不受单位规格限制,自己参加社会行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去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拿到资格证书后就等待单位的聘任;
如果所在事业单位规格比较高(处级以上),选择管理岗晋升空间较大,相比技术岗位的评聘,不需要为课题成果、论文等辛苦忙碌。选择管理岗晋升之路会更为轻松。
一、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1.毕业(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2.毕业(学历)证书、学位证书遗失、应届毕业生暂未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上传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提交教育部有关机构出具的学历认证书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或者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出具的港澳地区学习证明。
4.毕业院校属性(如“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不需要提交证明材料,但毕业院校、专业方向有多项要求的,比如“‘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全日制一本院校本科”“本科、研究生均为‘211工程’院校毕业”“本科、硕士和博士所学专业方向一致”,除提交最高学历学位(硕士或博士)相关材料外,还须提交本科、硕士相关材料。
5.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岗位如果对毕业院校有“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要求,一般参照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名。
二、人员类别证明材料
(一)岗位要求是高校毕业生的
1.应届毕业生(特指招考当年毕业的应届生)
报考当年的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学校出具的在读证明,即可证明应届毕业生身份。
2.非应届毕业生(指2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
①学历学位证书(以2020年为例,证书落款2018年6月以后的)证明在两年期内未就业;
②可以用档案托管证明来佐证,档案存放机构可以证明两年择业期内是否有工作。
(二)社会人才
1.学历学位证书(以2020年为例2018年6月之前取得即可)
2.工作证明,可以由原工作单位证明
3.社保缴费记录,可以由社保局证明
以上证明,任意出具其一即可。
(三)高校毕业生或者社会人才
不需要证明。
三、专业技术资格证明材料
1.如果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直接扫描或者拍照上传;
2.暂时没有,如果是评定的,则需评定机构出具专业资格证明
3.暂时没有,如果是以考代评的,则需组考机构出具相应的成绩单证明,具体由组考机构来确定,准考证号,成绩单编号或者身份证号,均可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编号(代替)。
四、职业资格证明材料
1.如果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直接扫描或者拍照上传;
2.暂时没有,职业资格通常都是通过考试获取的,此时可以用你的成绩单来代替,或者由组考机构出具相应的成绩单证明、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证明等,准考证号,成绩单编号或者身份证号,均可作为你的职业资格证书编号(代替)。
五、工作经历证明材料
要求工作经历的,提交单位出具的工作经历证明(注明工作年限、单位性质、从事岗位等),或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比如:岗位要求“具有3年以上会计相关工作经历”,证明中则需要体现“3年以上”、“会计工作”等要素。
六、其他证明材料
1.有性别要求的,提交身份证;
2.要求“中共党员”的,提交所在党组织出具的党员身份证明或《入党志愿书》复印件(个人信息页和转正登记页)。
3.有户籍所在地要求的,提交居民户口薄户主页和本人页(集体户提交加盖公章的首页复印件和本人页)。
4.定向招考或优待加分的,提交烈士证明书、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军人病故证明书、现役军人证件、退役军人证件、入伍通知(批准)书,以及需要证明报考人员关系的相关材料(比如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军人或报考人员原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等);军队派遣执行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任务的,提交单位相关证明。
5.其他条件明确要求的各类资格证书、发表论文证明、获奖立功证书等;有特殊专长要求的,可以提交相关资质证书、竞赛获奖等证明材料,没有材料的可咨询报考单位是否必须提交,或面试时再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