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梯度志愿的投档录取 投档比例一般为120%
遵循“志愿优先、遵循分数、顺序投档”的原则,一般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分不同的时间节点先后投档。
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了同一所院校的考生,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录取。
多投的考生由院校决定录取或退档,省招办审核。
梯度志愿填报是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和职业规划,合理地选择不同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以提高录取的成功率。以下是一些梯度志愿填报的技巧:
了解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在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充分了解各个院校的招生政策、录取规则以及专业设置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阅招生简章、咨询学校招生办或参加招生咨询会等途径获取。
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和兴趣: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平时学习表现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和兴趣,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志愿梯度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按照自己心仪的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一般来说,第一志愿应该是考生最希望被录取的院校或专业,后续志愿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降低要求,形成一个合理的梯度。
注意专业调剂和院校调剂: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注意专业调剂和院校调剂的问题。如果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没有被录取,是否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没有被录取,是否愿意被调剂到其他院校?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提前考虑清楚。
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和高分院校:热门专业和高分院校的竞争往往非常激烈,考生如果盲目追求这些目标,可能会增加落榜的风险。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及时关注录取动态:在填报志愿后,考生需要及时关注各个院校的录取动态,了解自己的录取情况。如果被录取了,需要及时确认并按照规定时间报到;如果没有被录取,需要及时了解征集志愿等相关信息,以便做出调整。
总之,梯度志愿填报需要考生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和兴趣,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并注意专业调剂和院校调剂的问题。同时,考生也需要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和高分院校,及时关注录取动态,以便做出调整。
首先,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当考生填报的志愿都未能被录取时,如果勾选了服从调剂,就有可能被调剂到其他还有空余名额的专业中去。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专业满员而导致滑档的风险。
其次,服从调剂也有其局限性。它只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并不能保证一定被录取。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高校和专业中,即使勾选了服从调剂,也可能因为分数、综合素质等原因而无法被录取。此外,服从调剂可能会导致被录取到并不喜欢的专业,因为调剂的过程是随机的,不一定能够调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因此,对于是否勾选服从调剂,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权衡利弊。如果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比较确定,且对其他专业不太感兴趣,那么可以不勾选服从调剂。但如果希望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且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兴趣,那么可以考虑勾选服从调剂。
总之,梯度志愿的服从调剂是一种备选方案,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否使用这一选项,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