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庭审后,被告一般不能直接拒绝撤诉。因为一旦案件进入了庭审阶段,撤诉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裁定。如果被告对撤诉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定。
在申请撤诉时,被告应该向法院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以便法院作出公正的裁定。如果被告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其申请,法院可能会驳回其申请,维持原裁定。
第一,当事人开庭最多可以委托两位的代理人。代理人包括律师和近亲属。代理人是可以在法庭上代理当事人发表意见和进行陈述的人员,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法庭上发言的人。有些当事人因为文化程度和性格等原因不善言辞,这时就需要一个或者两个代理人来帮助当事人进行庭审发言。
第二,对于旁听人员,法院一般对人数不做限制。打官司的结果会对当事人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关心当事人的亲朋好友都希望能够参加庭审的旁听。公开开庭的案件,都会允许旁听。而不公开开庭的案件,则不会允许当事人和代理人以外的人员参加旁听。不公开开庭的案件,主要是指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等信息的案件,这类案件法院是不允许旁听的。此外,虽然人数一般不做限制,但是人数也并非是无限制的,这个主要取决于庭审的场地大小,以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为原则。
庭审笔录拍照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拍照可能会干扰审判的正常进行,影响法庭秩序。
其次,拍照可能会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信息,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拍照可能会被用来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真相,给审判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庭审过程中拍照是需要经过法庭批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