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20世纪40年代世界5大工业区
时间:2025-05-13 05:11:00
答案

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主要的5大工业区分别是:

1. 美国东北部:底特律、匹兹堡、芝加哥等城市组成的工业区,以汽车、钢铁、机械等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2. 英国中部:由伯明翰、曼彻斯特、谢菲尔德等城市组成的工业区,以纺织、机械、矿业等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3. 德国鲁尔区:由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埃森等城市组成的工业区,以化学工业、钢铁、煤炭等行业为主要产业。

4. 日本本州岛:以东京、大阪、神户等城市组成的工业区,以钢铁、造船、汽车、电子等行业为主要产业。

5. 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地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组成的工业区,以煤炭、钢铁、机械等行业为主要产业。

20世纪30年代哪个国家发现可燃冰
答案

前苏联发现可燃冰

可燃冰这种神秘物质,早在1810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19世纪末叶被一个石油公司在北极永久冻土带中发现。

当时对这种溢流气体还了解不多,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大概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约1934年前苏联再次发现,才引起重视。

1965年在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冻土带中又发现,1970年在美国东部大陆边缘的布来克海台再次发现,1971年斯托尔等正式提出“天燃气水合物”(gas hydrate)术语概念。

20世纪40年代世界5大工业区
答案

北美工业区

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那里的煤铁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稀疏,工业部门齐全,尖端技术和高新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的竞争,在这里许多工业部门在世界工业中的优势逐渐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区。

西欧工业区

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北部等重要工业区,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这里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劳动力质量高,煤铁资源丰富,核能、航空汽车、化工等技术密集型工业作为发达,钢铁、机床、船舶、电力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工业地域逐渐从内陆向沿海地区发展。

东欧工业区

主要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等国的主要工业区。这里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实力雄厚,属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地区,工业也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的内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长达1000千米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近30%,人口的2/3,工厂的72%,工业产值的75%。工业多数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是世界上著名的临海工业带。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家用电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北起韩国东南沿海和中国东部沿海,向南延伸到东南亚一些国家。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国家竞相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国情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推动了各国工业的发展。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工业类型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过渡。各国纷纷建立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等,是这一带成为二战后新兴的工业

推荐
© 2025 嘉成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