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周知,以煤矿为代表的企业由于作业大多在地下深处,所谓的“一通三防”也都是为了安全生产的一种防控手段。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不仅是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珍惜每位矿工的生命,更是为了对党和国家负责,减少和避免劳动生产中的无谓浪费,改善矿井下的工作环境。
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安全理念,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安全评价、安全考核等内容,对企业安全生产将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安全文化它不仅仅是安全宣传教育,它应当渗透于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进而融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统筹兼顾,实现人机环境管理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企业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的目标,而且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外在形象,彰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1.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工会、党委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理念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这样,使得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增强了安全宣传教育效果。安全教育争取要做到,不仅让安全文化进岗位、进班组,还要进社区、进家庭,不断丰富安全宣传教育载体,扩大教育覆盖面,多种渠道,层层渗透。
同时,要利用企业自身的报纸、电视台、广播、户外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展开宣传,采取多形式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对采掘工、特殊工种、特殊岗位的职工进行脱产培训和送出去的方式、对技术人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并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全面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硬性制度的建立,规范和约束广大职工的行为,使他们自觉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让安全文化在矿山企业职工心中植根。
2、安全管理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众所周知,安全管理的质量与矿山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低密不可分。在煤炭已经被称为“黑金”的今天,众多早些年名不见经传的煤矿企业纷纷走上更高的舞台,上市、扩大经营种类等都是他们表现出的形式。其中在我们身边风头较劲的企业包括潞安集团、郑煤集团和永煤集团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事故发生率低,即便有天灾,也因为妥善的处理能够将损失降到较低程度,这就给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利润,也有了扩大再生产和兼并其他同类企业的资本。
有前途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产业发展越来越快,许多企业内矿井建设专业人才的紧缺,加之全国开设矿井建设专业的院校很少,使得矿井建设专业学生在上学期间即被企业预定一空,
多数毕业生在就业3~5年后,即可成长施工技术主管、项目部副经理、项目部经理等技术与管理骨干人才。
目前,毕业生多就业在中煤建设集团公司、中煤矿山建设集团公司等国家矿山建设龙头大型企业,待遇都非常不错,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为5000元左右。有发展空间,有前途。
矿山职业卫生是保障矿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在采矿过程中,矿工可能会接触到有害气体、尘埃、高温等因素,这些均会对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必须重视矿工职业卫生保障,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规范,从源头上避免危害程度的扩大,保证矿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