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三都水族从哪里迁来
时间:2025-05-12 21:10:38
答案

三都水族从江西迁来。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三都县至独山高铁走向
答案

路线大致走向: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平塘县--独山县--三都县--榕江县--黎平县--湖南省靖州县--绥宁县--城步县--武冈市--新宁县--东安县--永州市--道州--宁远县--新田县--嘉禾县--桂阳县--郴州市--汝城县--江西省崇义县--上犹县--赣州市。

三都水族端节特色菜
答案

1、鱼包韭菜:

水族人民十分喜欢吃鱼,每逢年节或来客时,餐桌上总少不了鱼。据说,这种嗜好是与他们祖先居住在浩瀚大海之滨的生活环境有关。

在水族最隆重的节日-----端节的前一天,以及在过世的老人安葬前,水族人是绝不进荤食的,只能吃素,但鱼虾却不在荤食之列。

鱼的吃法很多。水族人爱把活鱼煮成鲜鱼羹,还爱把鱼制成鱼干贮藏起来,而传统的最珍贵的莱肴则是鱼包韭菜,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含有祭祀祖先的特殊意义。

鱼是水族人民待客的上品。端节特别精心制作的鱼包韭菜更另有一番意义。相传很久以前,瘟疫蔓延,水族祖先上山采了9种药材,放进鱼肚里蒸了食用,结果避免了瘟疫。后来9种药材逐渐失传,采用韭菜(谐音)代替,象征9种药材,从此世代相传,鱼包韭菜就成了端节的特殊名菜。吃鱼包韭菜,一是怀念祖先,二是互祝健康愉快。

2、三都风味酸

三都风味酸包括辣椒酸、笋酸、鱼酸、虾酸、臭酸、及各种盐酸等,其中辣椒酸是采用鲜红辣椒洗净后,掺少许生姜打磨成辣浆装进入土制坛中,再加少许甜酒,外封坛盖,并加放坛盘水密封。其色红味酸,略带甘甜。其既可生吃,也可作炒菜佐料、熟煮酸汤和制作凉伴,还可以冲水解渴,可防治中署和健胃消食。

3、三都铁板烧

三都铁板烧是用最上等的新鲜猪杂烤饪而成,用尖细修长的竹签对准自己看中的一块轻轻一穿,放到嘴里,满口酥香,味道独特,号称黔南一绝。三都铁板烧,在同行中是省内外著名的,每晚夜市摆摊第二天六七点钟。

4、香猪、香米

香猪是三都县巫不和羊福两乡出产的一种肉用香猪,这种猪个头小,即使喂养几年,也只有几十斤重,肉质同野猪一样美味可口。香米是三都县近年来新引进的一种大米,香米饭营养丰富,香气扑鼻,是现代小康生活首选的上等粮食。

推荐
© 2025 嘉成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