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接纳自己的情绪。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很容易火冒三丈,没耐心,很受挫,很沮丧,很难过,很伤心。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人有七情六欲,人非圣贤,哪有完美的?生气也好,难过也罢,深呼吸,告诉自己:云淡风轻,明天又是一枚美丽的妈妈;
第二,抱团取暖。现在很多小区都有妈妈群,加入到妈妈群的队伍,一起吐槽,一起分享,一起探索。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聊聊家常,溜溜娃,比自己在家里蓬头垢脸暗自神伤来得舒服。
第三,多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是要区别伪知识。尽信书不如无书。所有的知识都是解惑,不能一概而论,照搬全收。对于养育,我们要保留最原始的爱,明明自己都觉得不对头了,还在群里问,问群友,问“专家”,这是非常愚昧无知的。
《焦虑的人》是瑞典作家Fredrik Backman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群性格迥异的人在公寓看房时,意外被一名持枪抢匪挟持的故事。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彼此分享了自己的焦虑和秘密,最终化解了彼此的误会,建立了友谊。
小说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温暖治愈的故事。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在焦虑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小说中的每个人都代表着一种焦虑的类型:
房产经纪人Estelle患有社交焦虑症,害怕与陌生人交谈。
银行职员Jenny患有强迫症,对生活中的细节有着近乎病态的控制欲。
退休心理学家Ingvar患有抑郁症,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抢匪Zarah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无法面对过去。
在彼此的分享中,他们发现彼此并不孤单,每个人都在与自己的焦虑作斗争。他们从彼此身上获得了鼓励和支持,最终找到了面对焦虑的方法。
小说结尾,Zarah放下武器,自首入狱。而其他人则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他们学会了接纳自己的焦虑,并与之共处。
《焦虑的人》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小说。它让我们了解到,焦虑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情绪,我们不必为此感到羞耻。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焦虑,并寻求他人的帮助。
以下是我的几点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对焦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以前一直认为,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应该尽力避免。但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它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危险和挑战。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并不孤单。**很多人都经历过焦虑,我们应该互相支持和鼓励。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希望。**它让我相信,我们可以克服焦虑,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正在与焦虑作斗争的人。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