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年龄岁数,有一个别称。如13岁叫“舞勺”,15岁叫“舞象”,20岁叫“冠岁”,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花龄”,50岁称“知命”,60岁称“花甲”、“耳顺”,70岁称“古稀”之年、“从心所欲”,80岁叫“耋”,90岁叫“耄”。称老人叫“耋耄”,100岁叫“期颐”、“龟年”,140岁叫“古稀双庆”。
“岁稔龙祥”是一个比较文雅且富有深意的表达,常见于对联、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一年的丰收和吉祥的征兆。具体来说:
“岁稔”中的“岁”通常指年份,“稔”是丰收的意思。因此,“岁稔”就是用来形容某一年农作物丰收,人民生活富足。
“龙祥”则结合了“龙”和“祥”两个元素。“龙”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祥瑞、权威和力量,“祥”则代表吉祥、好运。因此,“龙祥”可以理解为龙带来的吉祥和好运,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综合来看,“岁稔龙祥”这个表达不仅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还寄寓了对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这样的表达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