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方法
1、浆糊
用浆糊贴春联是最传统的做法,用面熬煮出来的浆糊,不仅粘性好,粘贴的时间长,而且揭下来的时候也比较好清理,墙面、门面不会留下什么印记。
2、胶带
用胶带贴春联也是可以的,不过要小心胶带里面一旦沾上灰尘就会很容易失去粘性,春联容易掉。
3、双面胶
双面胶贴春联也不错,不过揭下来之后会在墙上或门上留下一层胶印,不好清理。
4、图钉
用图钉将春联固定在木质品上也是可以的,这样就不会留下胶印了,不过这样的贴法使春联很容易被风吹破。
5、自揭胶
现在对联也有那种自揭胶的,若是嫌麻烦的话,直接选择这种就好了。
贴春联的讲究
1、分清楚上下联
区分上下联的方法有两种:第1种方法,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声调为仄声,就是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即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第2种方法,看语句意境,一般下联的意境会更深远一些,例如“金猴方启岁,俊鸟又催春”,迎新春就比辞旧岁的意境深刻些。
2、贴横批
古人的写作顺序是从右到左,而现在的春联好多都已经不按照这个规则来写了,而是按照现在的写作习惯,从左到右。
3、贴上下联
上下联粘贴的位置要根据横批的写作顺序来定,若是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那么就先在左边贴上联,然后再来贴右边的下联。横批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写的时候,道理一样。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安装的防盗门,这时张贴对联直接粘在门上就好,贴在墙上反而不好看。
上联最后的字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下联最后的字是仄声,也就是三,四声。
按因果关系区分,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按时间先后区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按范围大小区分,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
按横批顺序区分,横批七从左向右写的,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批从右向左写,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春联的演变历经千年,起源于桃符,后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对联,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望。随着历史发展,春联内容逐渐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成为春节重要文化习俗。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现今所见到的春联。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春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春联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