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是五四运动,这一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偶然随意的,而是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上不断探索而做出的决定,因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思想才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状况的革命方式,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不断经受挫折后所做出的深思熟虑的选择。
有。
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成为主导经济增长的力量,而第二产业则逐渐减弱。
具体来说,许多传统制造业逐渐向海外转移,国内的产业链逐渐被打破,而一些新兴的服务业逐渐崛起,如金融、科技、医疗等。
这种变化体现在许多地方,比如上海的金融业不断发展,在国家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一些轻重工业则逐渐式微。
另外,广东的制造业逐渐减弱,而文化创意产业则逐渐崛起。
所以说,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产业的增长和第二产业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赔偿英国军费白银 2000万两,被迫开放5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3、1843年7月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4、1844年10月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主要内容: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5、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共赔款1600万两白银,开十处通商口岸,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焚毁北京西郊圆明园。
6、188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两亿两,增开4处通商口岸,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4亿白银,清政府完全变为列强工具。
8、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竟然设在中国,清政府表示中立,无数中国人在这样列强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中丧生。
9、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并向中国内地步步侵略。
10、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伤亡人口35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