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考研还是就业?如何抉择
时间:2025-05-12 21:56:35
答案

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抉择:

1.个人意愿。

每个人潜意识中其实都有一个选择,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于这个想法无感,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究竟想选什么。

实在没办法可以抛硬币进行抉择,据说这样可以知道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2.家人的期许。

虽然学生对于自己要考研还是就业没有什么想法,但是父母有啊,家人有啊,可以了解一下家人对自己的期许,根据这个作出选择。

3.职业规划。

大家对于自己的未来肯定都会有一个职业规划,想做什么职业、在哪个城市等等。

有些职业是限制学历,有些需要早出社会做准备,现实会帮你作选择。

4.心理准备。

考研和就业相比,心理情况肯定是不同的,你准备好了迎接哪种情况的到来,哪种情况符合你的心理预期。

5.人生目标

如果想要升华自己的人生,多学习一些知识,考研是你的不二选择;如果想多和人接触,在职位上早些大展拳脚,那就去就业。

6.其他选择。

除了考研还有就业,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考公务员、自主创业、出国深造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无论哪一种,只要用心经营,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考研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答案

知识点总结如下:

1. 鸦片战争: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战争结束后,中英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至1864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对清王朝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被清朝政府和外国势力联合镇压,但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旨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和军事的发展,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 甲午战争:

1894年至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称为甲午战争。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5. 戊戌变法: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旨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推行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亡。然而,变法仅持续了103天,就以失败告终。

6.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中国民间自发组织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即义和团运动。虽然最终被西方列强和清政府联合镇压,但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

7. 辛亥革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旧道德,为新思想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9. 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由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考研还有20天来得及吗
答案

可以的

其实很多人都是从暑假开始正儿八经的考研,大三下学期很多专业课必须得去上课,还有一些人甚至暑假后才开始拼命考研,所以说考研不在早晚。不过你要是真的定了考研,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把当前高考的劲头拿出来,基础差做好报个考研班,跟着老师串讲知识点。

推荐
© 2025 嘉成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