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4年9月底之前退休的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律都没有职业年金。凡在此后退休的,一律都有职业年金。为什么这样说呢?
按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工作、可以正常地办理退休手续,从而开始领取退休金(或基本养老金)的城镇职工,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各种类型的企业职工三大类人群。
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从企业开始实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实质是由企业职工和用人企业双方按照规定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至少满15年时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通过领取基本养老金安享晚年。其中的国有企业职工,肯定依法享受视同缴费年限待遇。
与此完全不同的是:在2014年9月底之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按退休当月工资的规定比例,直接计算出退休费,并由财政部门直接负责发放。这就是当时所谓的退休双轨制。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详见截图),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即由工作人员本人和所在单位双方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
如果您是1997年之前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您可能有资格领取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指由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为其职工按照一定比例、一定周期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根据规定,享受职业年金待遇的条件包括: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提前退休时已缴满规定的缴存年限;在参加职业年金计划期间缴存了一定的个人账户储备金等。
具体是否有职业年金待遇可以向您当地的人社部门咨询,他们会根据您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和政策标准告知您是否符合条件并进行养老待遇计算和核发等流程。
1997年钢材大涨开始于4月16日。当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钢材价格上涨7.5%,这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一次上涨。事实上,从1997年初开始,钢材价格就在上涨,但是3月份的上涨则使得钢材的价格出现了巨幅上涨,4月16日则是钢材价格涨幅最大的一天。此次大涨后,很多地方的钢材价格比原来提升了20%-30%之多,也导致当时很多工厂或企业出现了成本上涨,甚至影响到了消费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