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成为了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是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强基计划突出了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理化、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的两所高校,它们都设有少年班,旨在招收在学术、科研和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高中生。关于报考条件,具体如下:
1. 年龄:申请者年龄一般在15-17岁之间,以保证他们能在少年班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
2. 学业成绩:申请者应具有优异的学业成绩,通常要求在全国高中阶段成绩排名靠前。
3. 学科竞赛:申请者应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或在省级竞赛中取得较高名次。
4. 创新能力:申请者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如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5. 领导力:申请者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如担任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等。
6. 综合素质:申请者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广泛的知识面和跨学科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报考条件可能因每年的招生政策和要求而有所调整。建议关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官方网站和招生简章,以获取最新的报考信息。
1.招生形式多样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不仅通过高考裸分录取学生,还有多种特殊的录取途径,如强基计划、自强/筑梦计划、国家贫困专项、保送生、艺术生、体育生和数学英才班等。
2.录取人数构成:
清华大学:普通批和提前批录取约1400人,占总录取人数的40%。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录取1400多人。此外,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以及数学英才班和领军班等有300多人。
3.北京大学:普通批和提前批录取1391人,占总录取人数的47%。强基计划和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录取1325人。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以及数学英才班和领军班等有305人1。
各省市录取人数差异:清华北大在各省市投放的计划指标不一样,这与全国各省市教育水平、人口数量及高考人数有关。例如,2020年数据中,北京人数最多,达到550多人,河南省次之为400人,浙江第三为350人。最少的有西藏30人,青海50人等。
4.地区平衡考虑:
向学校所在地侧重投放指标是惯例。清华北大给北京市考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0%,也不算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