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前后,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探亲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中国全国各地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人流量巨大,春运成为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春运的出现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趋势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务工,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春节期间,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会回家过年,因而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春运期间,中国政府和交通部门会采取多种措施,如增加交通工具、优化运输服务、加强安全管理等,以确保旅客的出行平安顺畅。春运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成为了中国新年文化的一部分。
春运一般提前至少两小时去车站,也要看看距离车站的距离。最好坐地铁去,不会堵车,如果打车或者乘坐公交车更要提前出发,预防塞车。
2023年春运期间七座(含)以下小型客车走高速可以免费通行,并且入口不用取卡,ETC通道同样免费。
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针对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4个重要节假日,实施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免费通行期间,所有收费公路的免费道口实行不发卡抬杆放行。免费通行的具体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24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