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因为风雨而使我发愁,近在咫尺的庐山却不能攀登。我怀疑在云雾缭绕的洞穴之中,还有六朝时期的僧侣。
赏析: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意思是胭脂散了
江衣散尽这句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煜的《长恨歌》中的一句,意思是“胭脂散了,江南的风吹过来,唤醒了深夜里的佳人”。这句诗词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杨贵妃的美貌和与唐玄宗深情相对的场景,给人以柔美、温馨的感觉。同时,这句诗词也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替,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