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材料中高档词汇的提取。在给定的材料中往往会有一些明显比较高端的词汇出现,例如:供给侧改革、技术脱贫、资金脱贫、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等等。我们一般优先选择此类词汇进行前置。此时,许多同学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高档词汇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同学们对于时政热点和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了解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时事热点。
其次,材料中明显的概括性词汇。在很多时候,出题人对于我们各位考生还是比较仁慈的,他们会在材料中通过首尾句或中心句的形式,将一些明显具有高度总结性的词汇放置在材料中,我们一般可以将这一类词汇提取出来作为这一段要点的关键词进行前置。对于这一方法的掌握,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练习题,从中熟练掌握关键词的提取方法。
最后,自行概括关键词。这一方法在当前考试中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刚刚过去的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材料中基本没有高档词和总结性词汇,用接地气的语言和纯粹的案例构成材料,前面的两种方法面对此类材料时便无从下手,很多考生在考完之后只有一种感慨——无从下笔。此时我们就需要第三种方法进行解决了,在我们有了足够的热点和题目的储备之后,综合分析案例的核心大意,将相类似的要点进行合并,并进行加工提炼,用简洁精炼的词汇进行总结,并前置在要点之前。
1、申论大题考“五种”题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大作文写作题“五种题型”。
2、综上所述,就是“申论大题”考五种题型。
一、有重点的划。一个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并不是每句话都是对要点的直接阐述,即便是一个阐述要点的句子,句子中的要素也不是每一个都是重点。所以,划点时应有所侧重,这样,能够避免后期加工时出现的重复阅读比对删减素材的情况。而对于句子来说较为重点的部分往往是句子主要结构,主谓宾结构,动宾的搭配等。而数词量词形容词则是辅助信息,一般可不划。
二、圈出核心关键词。在书写要点时,核心关键词的出现会帮助判卷人快速找准要点,有利于取得分数。而关键词往往是从材料中提取。所以,在阅读时圈出核心关键词,能为后续加工书写提供便利。
三、适当做批注。有时可能会遇到材料表述口语化,内容呈现琐碎,缺少概括性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很难直接从材料中提取出可直接作为答案出现的内容,此时往往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自己作总结。可在材料空白位置做简单批注,防治之后忘记。这样在加工书写环节,就能够根据批注的内容确定要要点的方向。
四、确定的要点标记序号。申论每道题目都涉及字数要求。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要点字数把控不好。往往是前几个要点书写详尽,到后面格子不足,就舍弃部分要点,造成了踩点不全的情况。所以,考生在阅读找点时就需要在确定的要点上标记序号,这样在书写前就能掌握本题一共需要书写的要点有几条,从而方便字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