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全球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15摄氏度,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23摄氏度,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8摄氏度。
1)排放因子法:活动水平(AD)×排放因子(EF)=碳排放量
注:活动水平(AD):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如燃煤、用电等
排放因子(EF):单位排放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测值或默认值
(2)碳质量平衡法:二氧化碳(CO2)排放=(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废物输出量×废物含碳量)×44/12
注:44/12是碳转换成CO2的转换系数(即CO2/C的相对原子质量)
(3)CEMS直接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
通过CEMS监测设备对温室气体进行监测,目前在SO2、NOX、O3、CO等污染物监测中已广泛使用,针对CO2气体监测,使用红外法可实现良好的浓度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