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论语第三篇全文解释
时间:2025-05-12 23:40:51
答案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遵守礼仪呢?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遵守礼乐呢?”

逐句解释:

人而不仁,如礼何

如礼何:如何礼,如何能对待礼仪的意思

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乐(yuè)何:如何乐,如何能对待音乐的意思。

心得总结

周朝的礼乐制度相当完善,但这些都表现形式。礼和乐的内里是仁德,如果缺乏仁德,那这些表面的形式也就没有意义了。就像诗歌和音乐,它们的本质是爱与美好。

孔子的核心思想包括礼和序,其内部根本是仁。孔子倡导的道德礼仪都是基于仁德基础之上建立的,只有具备了仁德的人才能感受到礼和乐。缺乏仁德的人,既感受不到礼和乐,也体现不出来。

礼讲恭敬谦让,乐追求八音克谐,这些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内心的仁德和良知。一个人如果缺失了仁德,那么即便行礼奏乐,他也没有感知。一个人如果缺失了良知,他也感受不到关爱。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呢?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呢?

孔子所说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决定了外部认知的问题。一个人的品行高了,认知才会高,如果品行不行,那么再美好的东西他也感受不到,更体现不出来。

论语礼仪的名句
答案

在《论语》中,礼的地位非常重要。不懂得礼义,就无法立身处世。“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子张》)可见,礼是立身处世之本。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恭敬而不懂得礼仪就会徒劳;谨慎而不懂得礼仪就会拘谨;勇猛而不懂得礼仪就会作乱;直率而不懂得礼仪就会说话尖刻。

论语第十五章原文
答案

论语的第十五章原文如下: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子曰:“辞达而已矣。”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推荐
© 2025 嘉成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