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3千米,是中国的七大水系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河流之一。河流发源于青海省,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黄河的发展历程也见证着中国的历史沧桑与变迁。但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黄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黄河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内,针对长江干流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开始对黄河干流进行大型水库建设。
第二个时期则是改革开放以后,上世纪80年代左右,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逐渐得到了重视,相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力度,完成了以三门峡水库为代表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至此,黄河干流大型水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改善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保障了周边广大农业区域的灌溉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