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兵行险着的典故
时间:2025-05-12 21:16:11
答案

“兵行险招”的典故出自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4年,韩信统率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歇、赵军主帅陈余闻讯后集结大军于井陉口防守。在井陉之战中,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多将广,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对于赵国来说,派出了20万大军,而就韩信来说,则只有3万兵马,这无疑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

因此,韩信决定兵行险招,出奇制胜。他先派两千轻骑潜伏于赵军军营附近,并命令他们在赵军出营后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旗帜。接着,韩信率军向井陉口进发,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当夜,韩信命令汉军饱餐一顿,然后传令说:“今天半夜,我军将向敌军发起进攻。”接着,韩信挑选了两千轻骑,每人手持一面红旗,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旗帜。

到了半夜,韩信命令万人的先头部队出营,向赵军挑战。同时,韩信又命令汉军主力部队在赵军出营迎战后,迅速从营地中冲出,袭击赵军营地。赵军主帅陈余见汉军兵少,以为韩信只派了部分兵力进攻,于是命令赵军出营迎战。在赵军出营后,韩信命令伏兵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

兵藏武库马放南山什么意思
答案

“兵藏武库,马放南山”的意思是把兵器收藏进武库,将战马放牧在南山。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不再进行战争或军事行动,天下太平。

其中,“武库”是指储藏兵器的地方;“南山”泛指可以放牧的地方。

兵行险着的典故
答案

兵行险招,是指在战争中运用各种策略、战术和技巧来应对敌方的攻击和进攻,以求战胜敌人。兵行险招是一种非常实际的战术运用,它来源于战争史中的一些经典战例。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兵行险招典故。

典故一:伏兵截秦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了争夺豫州地盘而展开了一次血腥的战争。魏将士贾骊率军五万,进攻了秦国的邢台。在秦将白起的带领下,秦军想出了一个兵行险招。他们故意放出诱敌人的消息称,秦军在外面拿到了大量的贵重物品,就要离开了。于是魏军得知后,便分成两路制造围攻,袭击秦军的营寨。

白起故意诈败,退到一处陡峭山坡上。魏将贾骊追上来时,不料发现秦军不见了踪迹。突然,数万只秦军的箭矢从山上射下来,强弩之下,魏军损失惨重。最后,魏军兵败被擒,贾骊也被抓起来了。

推荐
© 2025 嘉成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