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酸酱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特产,用当地小河虾入坛发酵而成,是当地人家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虾酸酱吃法:
- 虾酸牛肉:准备虾酸酱、牛肉、魔芋、藕条、芹菜、姜、蒜、盐、花椒、糍粑辣椒、白萝卜丝、活白菜杆、蒜苗。具体步骤如下:
1.魔芋、藕条先炸干香;
2.准备虾酸酱、牛肉、肥肠;
3.菜籽油加姜丝、蒜瓣、辣椒段,糍粑辣椒、虾酸酱,爆香后,加入牛肉丝、炸好的魔芋、藕片。最后放入芹菜、蒜叶起锅。
4.锅底点白萝卜丝,活白菜杆,切筷子头粗。装锅、开煮。
- 酸辣虾酱炒饭:锅底放比炒菜多一点的底油,开小火,放蒜末炒香到微黄色,把黄了的蒜末捞到待会吃炒饭的碗里备用;锅里的底油小火加入虾酱,炒到虾酱全部散开成沫,臭味散去很多,放隔夜或者冷冻米饭,炒到米饭散开,加入刚才的洋葱和包菜丝,辣酱,一小勺白糖提鲜降辣度,炒匀,出锅。
除此之外,虾酸酱还可以用来炒肥肠、做火锅等。
虾里有砷的原因如下:虾身体里含有砷是因为虾本身含有微量砷元素,如果虾生活的水域受到了污染,虾头作为虾于水体交互代谢的门户,会聚集有害物质,所以虾含有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升低于10微克的砷含量对人体是安全的。
研究发现,虾的头部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因为虾头不是我们通常认知的“头部”,它既是虾与水体交互代谢的门户,又是虾类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集聚的部位。
即便如此,虾头检测结果除了镉超标外,铅,总汞,无机砷含量也均符合我国的卫生标准。
由此可以认定,虾不是“高砷”动物,其食品安全问题与其它水产品并无本质区别;所谓虾体内含砷的问题,也与水产品其他重金属污染的情况相一致;水产品的污染只是个案,不能因为有了“水俣病”,就说吃鱼导致汞中毒。
砷是一个古老的毒物,通常认为砷是1250年德国人以雄黄与肥皂共同加热时得到的;实际上,我国古代炼丹家才是砷的最早发现者。
据史书记载,约在公元317年,我国的炼丹家葛洪用雄黄,松脂,硝石三种物质炼制得到了砷。
基于多年的临床研究,人们对于砷中毒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