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典故,讲述了孔融在儿时就已经展现出了谦让和尊重长辈的品质。以下是这个故事中的句子:
1.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孙,鲁国人,字文举。
2. 孔融四岁的时候,与兄弟们一起吃梨。
3. 孔融主动选择了最小的一个梨。
4. 当他的父亲问他为什么选择最小的梨时,孔融回答说:“兄长们应该吃大梨,我最小,所以应该吃小梨。”
5. 孔融的父亲听后非常高兴,称赞孔融有礼貌和尊重长辈。
这个故事传达了尊老爱幼、谦让和礼仪的重要性。
《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融小时候的一个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他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这个故事是他小时候的一个真实事件。
故事讲的是孔融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就故意问他:“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