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0课《风筝》的作者是贾平凹,文章写了贾平凹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拓展: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是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首先,选取自己喜欢的植物作为主题,收集该植物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然后,在卡片上粘贴图片,并写上植物的名称、特点、生长环境、用途等信息。可以用彩色笔或标签进行装饰,使卡片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用清晰的字体和整齐的排版,将所收集的信息整理成简洁明了的文字,让他人一目了然。制作完成后,可以把植物卡片用作学习工具,增加对植物的了解和兴趣。
第18课是关于诗歌的,主要讲述了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艺术表现深刻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课文中介绍了诗歌的特点和种类,包括五言、七言诗和绝句等。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培养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帮助学生们领会诗歌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